《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讲真,片子质感比海报强 |
(搜狐娱乐独家专稿 文/木逆)比起前作《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有明显长进。特效不再五毛,情节也给捋清了。但对《三打》的褒奖,只能仅止于此。它可以收获表扬,是因《大闹天宫》奠定的基线,实在太低了,所以当《三打》告别山寨雷剧的即视感,呈现出一幕接一幕类似好莱坞大片的视效大场面时,人们会打心眼里发出意料之外的赞叹。
白马变龙,蜥蜴大妖,尸骨军团,巨型骷髅,看着生猛,也看得出砸钱了。最令人惊艳的当属巩俐的"妖皇"白骨精,黑白两色主打的造型,或妖媚、或霸气、飘忽不定、森意凛然,在巩俐"女王攻"气场的驾驭下,每一次出场都艳光四射。据说《大闹天宫》特效镜头数量超2000,几乎每个镜头都含特效,《三打》缩减至大概1500个,而投资比前作高,也就是说,单位平均投入大幅增加了。导演郑保瑞显然吸收了上部的教训,调整了特效制作的思路。从歧路拐到不那么歪的道儿,效果算是显著,终于告别了五毛水准。
然而,告别五毛,奉献奇观,《三打》还远远不够。视觉奇观,最终要的是奇观体验,让人感到嗨,爽,或震撼。而《三打》就像走入误区的健身者,肌肉有了,但还是不够有正形。《寻龙诀》的监制陈国富说过,特效只是完成表达的技术手段,拼到最后还是一个三观跟品味的问题。他还说,观众看电影的时候如果意识到那是特效,就说明出戏了,"好炫,好震撼,这个好花钱--这特别土。"很不幸,《三打》还是没能跳脱这个说法。它是审美体系缺失综合症的产物,技术和钱,不太能拯救得了这方面的问题。
"白骨精"巩俐和"黑天鹅"娜塔莉-波特曼 |
《三打》的故事简单,就是唐僧收徒,以及三打白骨精。增加血肉部分的是,白骨精的身世,云海西国国王的两面性,孙悟空和唐僧的关系变化,以及一点点关于佛家的"执着",关于对与错的思考。这些增色,是影片相较原著创新和丰满的地方。然而,在全盘的审美体系上,《三打》并未能像《狄仁杰》系列、《寻龙诀》,甚至《九层妖塔》一样,构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观和美学观。它走的是"拿来主义"路线,那些特效大场面,让人赞叹的同时脑海里也不自觉一一浮现出它们的原型:长翅膀的安吉丽娜-朱莉、霍比特大龙、木乃伊、黑天鹅、画皮、权力的游戏……而在叙事和电影手法上,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像《大话西游》致敬的唐僧,向周星驰学习的猪八戒……《三打》嗨翻的特效之外,观众感受到的是各种元素的乱炖:好莱坞大片、香港无厘头、佛道哲学,就这样奇妙而无缝地组接塞进了一个片子。说起来,这也不失为一种"牛",但离真正的牛B,还有不短的一段距离。
喜剧部分主要由猪八戒和沙僧承担,这块跟特效一样,牛逼跟糟糕有时只是一线之隔,搞笑与尴尬也只有一线之隔。当小沈阳饰演的猪八戒穿着二人转的红袍,用春晚小品的口气说着"我这么萌,你还揍我呀",稍微严肃点的观众会无力自问,我是该笑呢,还是该哭呢?
当然,有人会说,过年嘛,不就图个开心,何必较真。票房主义者,更会拿票房数字来回击负面舆论。但是,但凡有点在意审美、趣味的人,还是在看到国产片这么用心用力的特效之后,希望它在原创核心方面,也能进步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