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后一个惊喜是《地球最后的夜晚》(以下简称《地球》)带给大家的。这部影片因为过亿预售成为了话题中心,最终,本片首日票房达到了2.6亿,在国产文艺片史上,这是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不过,影片上映次日就实现“高台跳水”,只过千万。
在《地球》这次票房争议中,网友讨论最多的一个词,是“营销”。营销一直以来都被当做是一个贬义词,其实,营销是一个中性词,在娱乐圈,好的营销是会带来巨大利润的。当初,《我不是药神》就是靠着豆瓣过9分营销最终实现口碑发酵的。
《地球》营销的不是口碑,而是片名,片方很聪明地把上映日期选择在了12月31日,这一天,是2018年的最后一天,在2018年最后一天的夜晚,带着爱人去看电影,这是多么浪漫的事啊。
片方没有将微博、豆瓣当做营销平台,反而选择了抖音,千万别小看抖音,抖音现在可谓是在全球最火的软件。2017年12月底,《前任3》上映,多少人嗤之以鼻,以为《前任3》票房有问题,但是打开抖音,发现《体面》、《说散就散》等插曲的出现频率,你就会知道,这个票房是真实存在的。
《地球》就将目标对准了那些爱玩抖音的年轻情侣,“一吻跨年”的创意自从宣传出去后,无数小青年纷纷订好票,准备带着爱人在电影院度过最美好的一夜。《地球》的宣传方式是聪明的,很快就得到了回报,然而,这种宣传方式自从曝光后,就引发了争议。
有人认为毕赣真是一个天才,他在推出第二部作品的时候,就能让自己影片票房过亿,这可是贾樟柯拼死拼活都做不到的成绩,而另一部分人担心毕赣这种做法会引起反噬,毕竟,只要爱好电影的网友都清楚,《地球》压根不是爱情片,而是一部隐晦难懂的文艺片。
当《地球》预售不断飙升的时候,几乎全网都在热议,看毕赣如何收场。起初,小编还是持积极态度的,认为毕赣会通过这次营销让大众了解文艺片的深度,未来,中国的文艺片市场会越来越好。
但小编没想到,《地球》最终在购票网站上的评分只有3.7分,要知道《逐梦演艺圈》都有6分。翻看了一下观众评价,几乎都在反馈,“看不懂”。有不少人简单粗暴地评价本片是“烂片”,更有人以一概全,称那些所谓的小众片都是烂片。
对于这个说法,有些寒心,文艺片和商业片的侧重点不一样,文艺片侧重导演个人内心表达,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艺片导演会通常将自己的看法放大,通俗一点说,他在拍的是自己的思想。而商业片则考虑的是大众综合思想。
近两年,有不少中国文艺佳作被欧洲三大电影节关注,可惜,这些作品上映的时候并不被所有人接受,《刺客聂隐娘》、《江湖儿女》、《推拿》、《地球最后的夜晚》都属于这种情况。但我们不能因为作品在购票网站上评分低,就说它是烂片,这只能说明,文艺片在中国的电影市场空间依旧很小,生存环境还很艰难。
《地球最后的夜晚》首日票房红红火火,次日票房冷冷清清,对于宣传方式,以及营销失误“反噬”,小编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坏事,它让我们更加清楚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也更让我们明白文艺片被接受任重而道远。对于那些被骗的网友,很抱歉,但没办法,希望各位下次订票的时候,查一下剧情介绍再买票。跟风,向来是不少人最喜欢做的事情,期待中国观众能变得理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