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而易见,《我和我的祖国》在票房和评分上已经将《中国机长》《攀登者》甩在了身后。
截止北京时间10月2日14时22分,《我和我的祖国》票房破9亿,用时2天5时22分。而同期上映的《中国机长》目前6.93亿票房;《攀登者》4.05亿票房,已经拉开了一定差距。
根据市场的反映,猫眼平台已经将《我和我的祖国》预测票房从34亿调低到了30.81亿,但形势依然一片大好。
关于《我和我的祖国》的介绍,想必有不少观众比我更熟悉。7个导演,7个故事,7篇命题作文,导演自由发挥,每一个故事都很明显有导演自身的风格存在。正是这样,这也让观众有了拿7个故事相比较的想法。
在观影之后大部分观众票选出来的7个故事中最好看的:宁浩《你好,北京》和徐峥《夺冠》,再其次就是管虎的《前夜》,而争议最大的是《白昼流星》,有人觉得这个故事拍的最高级,有人却觉得最尴尬。
咱们直接进入主题,说一说宁浩和徐峥操刀的这两个故事。
《你好,北京》整个故事可以用两个字形容“有趣”,葛优饰演的张北京是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生活只能算很一般,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有些看不起他,这样的普通人在我们生活中太常见了。
恰恰北京奥运来临,张北京这个市井小人物的命运也随着奥运而改变,在整个故事中充满着惊喜与意外,尤其是来自汶川的孤儿说出“观众席的栏杆是老爸装的,就是要去摸一哈儿”这句话的时候让人心头一紧,喜剧中也带有点悲伤。
当张北京把自己开幕式的票给了小男孩之后,观众或许在想这个结局可能会像小品一样变成******宣传正能量,但最后张北京这个小人物无奈低头看自己没穿红球鞋,那个时候他也没有得到小人物被认可的荣耀时刻。
整个故事充满着宁浩“疯狂喜剧”的气息,这让人想到了《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尤其是剧情上一而再的反转更是一大看点。所以宁浩的梗加上葛优的精彩演绎,这个片段的商业化气息是最浓的,同时也是属于最接地气的。
说完宁浩的故事再来说说徐峥的《夺冠》,这个故事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上海弄堂、黑白电视机,上海女人等元素还原了上个世纪80年代老上海的真实感觉。
除了场景还原之外,徐峥最聪明的一点在于故事名字为《夺冠》但是通篇没有把聚焦到女排夺冠这个话题,他是以小孩子之间懵懂的友情作为铺垫。
男主角冬冬(韩昊霖饰)在端天线与送别小女孩之间挣扎,这也是让爱国情怀的爱大家精神与个人情感上有了一个冲突,当女排夺冠的时候也正是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的交汇点,于是冬冬哭了。当那一句“咱家电视信号太不好了!”出来的时候,全场笑喷了,而故事也就基本上完美了。当然了最后那一段二十年之后的相遇要不要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如果删除的话,那吴京和马伊琍就完全没戏份了。
在与其他导演的故事对比之下会发现,徐峥和宁浩真的是最商业片套路二代那两个人,这两个故事无疑是最接地气而且不会让人反感主旋律味道太重。两个故事内核清晰,观众也能明确感受到笑点,即便偶尔尴尬,那也不会影响总体上的节奏。
除了徐峥和黄渤将故事讲得接地气之外,50后老戏骨葛优和05后小戏骨韩昊霖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好的演员加导演自然也就拍出观众爱看的剧情。
当然,其他故事也不差,没有一个演员的演技拖了后腿,只是故事中每一个导演的风格不一样,讲故事切入点也不一样,有些东西观众可能一时半会看得不是很明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