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剧《庆余年》爆火,作为一个现代人,范闲重生在了异世界。
这首诗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特别是“百年多病独登台”,讲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哪怕千年后读来,感伤之情仍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北齐文坛领袖庄墨韩,就在筵席上当场揭穿范闲抄袭。
他先拿出物证:“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以下四句,是他恩师所写。再抛出理论依据:范闲年少风光,没经过大起大落,怎么可能写出如此苍凉潦倒的句子?
年轻人的《登高》是啥样
的确,范闲的年纪资历不足以作出如此悲壮内涵的诗句,毛头小子只配“为赋新词强说愁”。
我们看看年轻时的杜甫,写诗的心态是什么样。在开元盛世那一年,杜甫28岁时漫游至齐鲁。在泰山脚下,写下了这一篇登高主题的五言古诗,同样被赞为千古名篇: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么雄壮的泰山,令我胸中激荡,我终有一天要登上顶峰。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更何况,他只是刚把登山列入个人计划,还没付诸实践呢。气骨峥嵘,体势雄浑,这才是年轻人的热血和豪情!
穿越来的范闲的“主角光环”太强大。作为拥有《唐诗三百首》的男人,他在大殿上一边喝酒一边背诗,从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到苏轼的“把酒问青天”,最后到“我醉欲眠卿且去”……
随随便便背出上百首神作,实力打脸韩墨庄,并留下一句:“谁说作诗得有阅历的?”
二皇子评价道:“随口吟诵便是千古名句,这样的人,何必去抄?又怎屑去抄?”
“天书”般的诗词
其实,不止作诗,就连想读懂诗,都得有阅历储备才行。
很多首传世佳作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作者特殊的人生经历的结合下有感而发。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积淀,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根本无法理解的。
像“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一句,不知典故,如何能懂?
文天祥当年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第二年与元军交手时,文天祥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这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结合他那坎坷不平的一生,读来才能品出那一腔悲愤。
再比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看上去文辞优美、对仗工整,但若是不知道巫山在何处,就会觉得语境不明了。
这也只能用“梦里背来的诗”来解释了,推动了剧情走向。
范闲而今身处的这个世界里没有汉唐,没有李白杜甫,没有唐诗宋词。前生记忆,只能化作仙境一游。而“这个有着千载风流、文采耀目的世界”,只活在他一个人的记忆里。
但哪怕只有范闲一个人,这文明依然会有传承。
观众们被范闲殿前斗诗所震撼,不是为范闲,其实为的就是华夏千古风流。
都说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故乡。当一整个文明的文学之光砸下来,何人不起故园情,谁又不是一腔热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