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男演员的颜值 一眼可知的帅才是真帅,硬吹是吹不起来的
看《大主宰》,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一群人都在争论王源到底帅还是不帅。有的说可爱,爱了。有的说不帅,配角都比主角帅。
那么问题来了,帅!到底该如何定义?
易中天老师当年在《百家讲坛》品评三国的时候,特别喜欢用通俗的语言,比如诸葛亮是高个子的帅哥,周瑜叫周帅哥,孙策叫孙帅哥。
正因如此,许多观众都非常喜欢易中天老师和他讲的三国。但也有一些人反感,继而进行严肃批评。
于是就有了 的回击:
不叫帅哥,叫什么?叫……哥啊。
这句回击,非常有道理。因为《三国志》明明白白写着诸葛亮的形象: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放现在,可不就是一个身高一米八多的大帅哥。
叫周帅哥和孙帅哥也是这个道理。“江左风流美丈夫”,写的是周瑜。“美姿颜”,写的是孙策。
可见在古代,一个人长得非常帅,会被大家不断认可,并且书写到历史书中,流传至今。
仔细想想,就算是皇帝,如果长得真不帅,也一样不被认可,不会在史书中留下帅哥的印记。不然,按照皇帝的权力,促使“史官”大书特书“自己老帅了”小事一桩。
反过来,如果这个皇帝长得帅一点,史官自然就会依据事实大书特书。比如西燕皇帝慕容冲、隋炀帝杨广。
类比普通生活也一样,你从小到大,被父母、亲戚、老师、朋友、同事、老板等不断夸赞:“你长得有点帅。”那真就是帅了。
前段时间,有一位皇帝的长相,被各种讨论。讨论的余地,与“帅”一点关系都没有,仅限于帅的反义词。
只是到底……唉,如果帅到掉渣,哪来这么多事。到时候,大家讨论的会变成:“他到底帅不帅?帅到何种程度。”
不过,仅凭长相,引来思绪万千,在几千年的皇帝里边,还真没几个。别的皇帝都是诸如刘秀到底有多秀、西楚霸王项羽到底有多霸气、汉武帝刘彻到底有多威武。
自古以来,帅的定义,一直在延续。只能是 肯定的,质疑的声音非常小。
像古天乐、吴彦祖、林志颖、梁朝伟、陈冠希、金城武等等,已经成为“大帅哥”的代名词。想到他们自然就会和“帅”联系到一起。
今天的娱乐圈,比如胡歌、严屹宽、陈晓、肖战、许凯、宋威龙等等,也是被公认为:十分的帅气。
一眼可知的帅,才是真帅。
仿佛你静静打开一张剧照,看到剧照里的男主, 句话就想说:“真的好帅呀。”那就没别的解释,就是这个人太帅了。
你想说谎话都不可能,因为面对帅得太明显的帅哥,说谎话,等于说瞎话。
最后,争议的多和少,恰恰成为断定帅与不帅的客观标准;无论粉丝滤镜有多强,抑或黑粉有多嚣张,谁也无法改变。
最后的最后纯粹聊一聊——
长相的评价。
评价一个人的长相,太狠,真没必要。而有些字的出现,就是恶意的出现。
杨紫曾经说过:“艺人也是人啊,我会难过的。”
沈月也曾说:“我也是一个很容易紧张,然后,在生活很多方面,都挺没有自信心的一个人。”
造成“让一个人难过、让一个人不自信”的原因,一定和那些“恶意”有关。
相反,温和的话语,一定让人欣慰,并且慢慢自信起来。只可惜,这样的话语,在特定的情境下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莎士比亚说:
理智可以制定法律来约束感情,可是热情激动起来,就会把冷酷的法令蔑弃不顾;年轻人是一头不受拘束的野兔,会跳过老年人所设立的理智和藩篱。
年轻人是激动的。
但年轻人总会随时间、经历成长,理智也总会逐渐占上风;用温和话语去评价一个人的长相,是理智成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