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曾涌现过一大批揭露封建礼教吃人题材的影片,其中,不乏像《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这般的传世经典,但也暗藏了不少折戟沉沙,被人们忘却的小众影片。
《砚床》,便属于后者。
诞生于1995年的《砚床》,目前在豆瓣上评分为7.3,口碑中流;然而在这部电影中,却有着“借种生子”、“砚台藏尸”等奇情桥段,值得一提的是,90年代“借种生子”的题材一度十分流行。
一、一个女人的两段人生
皖南旧居,宏村古镇,曾经是明清徽商藏金盘龙之地,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年久失修的屋脊,黯然萧瑟的梁柱,让此地 价值之处,乃是给一群二道贩子和古董商人淘金捡漏。
影片伊始,一位上了年纪的古董商人,穿过宏村的青石板,熟门熟路地走到一户人家中,摸着一方巨大的青石砚台。
虽然古董商人对这方经历数百年岁月的巨砚,垂涎日久,但想要顺利得手,他得争得一位老妇人的许可。后者便是本片的主角。
老妇人在这栋徽派老宅中度过了大半个人生,由于腿脚不利索,她已经多年没有迈出过大门。面对老古董商的多方攀谈,她既没有立即答应,商谈价钱,同样也没有一口回绝,将其扫地出门。
老妇人显然缺个能聊天的年纪相仿的朋友,而老古董商正好满足了她心中久已干涸的倾诉欲。
原来如今一头银发、皱纹满面的蹒跚老妇,年轻时曾是个身量苗条、肌肤若雪的佳人。由于家道中落,她不得不屡屡典当首饰,用来贴补家用。
一次,在她典当时,被吴家大少爷看中,迎娶进门,在此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少奶奶的生活。
新婚伊始,这对阔少爷和佳人每日或听着留声机的曼妙歌声,或佳人摆出造型,由少爷用丹青勾勒。文艺夫妇的闺房之乐,让佳人宛若身在天堂。
而影片便在这种双时空的对照下,一步步讲述着老妇人前半生的明媚快乐,以及晚年的凄凉孤寂。这种对比,便提出了一个疑问:如若老妇人年轻时真的这般顺心,怎么会在晚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果然,没过几个月,吴家这对新婚夫妇便遭遇到了巨大的难题:少爷的性能力有问题,无法生育下一代。
即使在少奶奶的多番挑逗下,少爷只能以一句“算了吧”作罢,让这对原本欢愉的伉俪陷入危机。
这种危机是双方面的。
一方面是没有子嗣带来的问题,如若他们没有产下子嗣,吴家老爷的家产便难以名正言顺地传承给儿子。这其中隐藏着封建社会中严肃的宗法制度,一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便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则是床事难为带来的性欲问题。对于吴少爷来说,他难以满足欲望正盛的妻子,便会令后者隐隐产生怨怼。
故此,吴少爷竟然想出一招险棋:让家仆阿根和妻子行房,借种诞下子嗣,只要三人对此缄默其口,便无人知晓其中隐情。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吴少爷的预期发展,在阿根和妻子暗通款曲数月之后,依然没有怀孕迹象。
而被欲望缠身的少奶奶,已经和阿根难舍难分。最后,吴少爷恼羞成怒,将阿根杀死,而他自己同样在三十岁时早逝。留下少奶奶从此孤身一人。
显然,这是一段因“性”而起的沉重的中国式故事.
二、砚台的隐喻
片中, 象征意义的便是那方砚台了,当我们细致分析后便会发现,它其实有着多重的指涉寓意.
在老妇人晚年时期,巨砚是金钱欲望的象征物.这一点不仅通过老古董商加以反映,更借由老妇人侄媳妇的一系列言行而衬托.
这位侄媳妇表面看来,对老妇人照顾有加,可实际上一直惦记着后者手中的各种古董,当然更包括这方大得出奇的巨砚。她不但喊其他的古董商来估价,更是亲自到城中的店铺打听。
某种程度上,这其实是在反映老妇人晚年无人可信的状况。为什么老妇人对老古董商态度反反复复,时而信任亲切,时而质疑怨怼,便在于她这残缺的身子, 有价值的便是金钱了。
而在老妇人的年轻岁月里,巨砚则是性欲的承载物。她和丈夫在砚台上躺着时,第一次被挑逗而萌生性欲;此后和阿根的干柴烈火,同样是在这张砚床上烧起。
为巧妙地是,砚床在此可以视作少奶奶的女性象征物,而她送给阿根的老墨条,则是男性隐喻,加之“阿根”一名本身的寓意,更加突出了这层男女交合的意味。
毕竟,墨条在砚台上研磨出墨,既是书画案头的标准流程,更是暗合片中的云雨之行。影片至此,隐喻呼之欲出,这种露骨的表达让观众渐感不适。
不过,最为核心的,应该是巨砚所承载的第三层寓意,那便是封建宗法制度的荒谬逻辑。
为什么吴少爷愿意主动戴上绿帽子,让下人和自己的娇妻行房?难道真的是为了慰藉妻子心中的欲壑吗?他绝非是如此伟大的男人,而是为了让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这份巨大的家产,好可以逍遥一生,继续做个阔少爷。
然而,当我们细思吴少爷和少奶奶不能生育的根源时,却又会发现一桩极为讽刺的细节,那便是巨砚或许是造成他们不能生育的根本原因。
吴少爷成长过程中,对于巨砚的留恋,导致他曾常年在寒冰刺骨的砚床上睡卧。而少奶奶在嫁给他之后,同样受其影响,在这方巨大的青石上贴上肉身。
可要知道,即使是在夏天,这方巨砚依然会让人寒气倒吸、脊梁发颤。
所以说到底,这块传承数百年,被人视作宝贝一样的砚床,却造成了一对年轻夫妇的婚姻悲剧,同时让一位无辜的男仆殒命于此,不禁令人唏嘘。
三、中国第一部被好莱坞买下的内地电影
或许让很多人颇感惊讶的是,这部如今不为人知的《砚床》,其实是新中国建国之后,第一部被好莱坞买下版权在美国公映的内地电影,而这家公司便是赫赫有名的,曾出品过《异形》系列、《X战警》系列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同样,它也曾被日本的松竹公司买下,在日本国内的院线公开放映过.
海外市场上的颇受欢迎,或许和它在改编李平易的短篇小说《巨砚》时做出的微妙改动有关.
比如,小说中并没有阿根这一角色,所以也就没有“借种”这一情节.
吴家少爷少奶奶的婚姻悲剧,则被设定为是少奶奶躺在砚床上之后,身体受凉,导致不孕.
然而,如果本片真的如小说文本原样照搬,便很难表达出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也无法用一段畸形婚恋关系,形成影片中较强的剧情张力.
不过,本片虽然略有锋芒,在那个年代掀起过不小的热议,但和张艺谋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相比,依然难以企及。
这一方面是由于影片过于工整的镜头语言,另一方面则是他难以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经典画面。
《菊豆》中,那失手滚下的布匹,鲜亮对比下的染缸,都让片中的激情戏和冲突场面,有着视觉层面的震撼感。而《砚床》一如其老气沉沉的古宅一样,明显创意缺少,气韵不足。
然而,如今翻出这部26年前的电影,依然能看出那个时代的电影人对于历史的反思,以及通过各种巧妙象征物,赋予人性伦理以辛辣的讽刺意味。从这层面来说,《砚床》又尚且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