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了春节,都会想起这首歌,《常回家看看》,21年过去了,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听到它时候的那个样子。
歌曲《常回家看看》由车行作词,戚建波作曲,歌手陈红演唱,第一次听到它,是在1999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
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对于它的印象如何深刻呢?三个原因:
它的背后有个感人的故事
这首歌不是凭空创作出来的,也不是创作者坐在屋里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来源于生活,接地气,有温度。这也是它能感动我们这么多年的重要原因。
这首歌的歌词作者,叫车行,他之前创作过《好日子》《好运来》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可见他的影响力之大。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首歌是他饱蘸着泪水写成的。当时,1995年,他的父亲去世,极度悲伤,回想起父亲生前,自己很少回家看望父亲,心理无比的愧疚。于是,他就想创作一首歌,既是写给自己,写出自己对于家人的愧疚,思念,同时,也写给天下每一个儿女,让大家可以从歌曲中得到一股力量,记得常回家看看。
但是,他在写的过程中,又发现不好写,几次想下笔,却总是写不出来。有一次他坐火车去外地出差,在火车即将启动的时候,他看到一个父亲和儿子的对话,父亲步履蹒跚,两鬓斑白,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
就在那一刻,他突然有了灵感,于是,歌词在他的笔下缓缓流出,“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思绪化作文字,慢慢汇聚,最终形成了一首饱含着深情,又有着生活味的歌词。
等到火车到站的时候,他的歌词也写好了。1998年初,车行将包括《常回家看看》在内的十几首歌词,一起邮寄给了作曲家戚建波。
戚建波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作曲家,他创作过《中国娃》《咱老百姓》《开门红》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他的歌曲都很有气势,接地气,有生活味。
他看到《常回家看看》的歌词后,也被打动了,于是,他一边饱含着热泪,一边创作了曲子。等他们两个人一起沟通交流的时候,双方都觉得就是这个感觉。
1999年的春晚上,陈红倾情演唱了这首歌曲《常回家看看》,从此,唱遍了大江南北。
它的歌词接地气有生活味
《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的歌词,非常接地气,有生活气息,每次听到它,都会被它的内容所打动。
其实,它传递出了一个非常朴实的道理,那就是,父母到底希望我们能成为什么?能够做什么?一辈子的操劳,不管孩子长多大,他们都是放不下心,到底是为了什么?
那就是歌词中所唱的,“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就问个平平安安”,老人期盼的,就是团圆和平安。这个是老人最在意的,也最期盼的,挂念的。
那么,儿女能够为老人做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两个字,陪伴。
春节来了,多回家看看,哪怕只是一个问候,一个拥抱,就能够让老人们高兴好长时间。
回家的时候需要带上什么呢?爱人,孩子,笑容,歌曲中都唱出来了,老人想见见孩子,希望你们是一家人一起回来。回来的时候,要带着笑容,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一起过个团圆的新年。
妈妈还是会唠叨,爸爸还是会聊聊工作,一起和家人聊聊天,就是最幸福的时光。
人越长大越能理解这首歌
以前年轻时候,听这首歌曲,没有这种感觉。
如今,长大成人,经历了很多事情,到了春节,再来听这首歌曲,就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我们的根在哪里?家在哪里?在故乡,在那弯弯曲曲的小河,潺潺流淌的溪水,枝丫繁茂的老树,在那圆圆的月亮,静静的乡村,我们慢慢进入了梦乡。
我们在城市中追梦,奔跑,老家就是我们的坚实的后盾。
为什么我们总会有一丝浓浓的乡愁,尤其是在春节这个时候,显得愈发的强烈?
因为我们总会在睡梦中回到故乡,回到老屋,想起我们的父母,家中的老人,却又身不由己,平时陪伴不了他们,无法在他们身边,甚至来不及为他们做点什么。
于是,我们把这种情感,寄托在了歌曲中,在歌词里,在一遍遍哼唱这些歌曲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得到了一定的欣慰,安慰自己。
但是,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还是要用实际行动,去弥补自己的遗憾。买张票,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