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辙南辕:刘晓庆凉薄的性子 打醒无数付出型的父母
《北辙南辕》正在热播,剧情真实紧凑接地气,让人很有代入感,看到他们,就好像在看自己的人生。在所有演员里,刘晓庆饰演的白静慧,是让我眼前一亮,记忆最深的一个角色。因为刘晓庆和围着孩子和灶台转的父母不同,她性子凉薄,甚至有些自私。
1.儿子惦记拆迁款,她分文不给。
白静慧和儿子戴厚江有着很深的隔阂,母子俩十年里未曾联系。一开始,我很好奇,母子之间究竟有多大的仇恨,竟然能在这么大的年纪,还有这么深的怨恨。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才知道,白静慧和儿子有隔阂,从房子的拆迁款开始。
白静慧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如今老房子拆迁,能拿到不少拆迁款。白静慧想拿着钱买一套自己喜欢的大房子,没想到拆迁款还没下来,儿子戴厚江不请自来。
那天,戴厚江格外勤快,不仅买菜做饭,还对白静慧夫妻嘘寒问暖,斟茶倒水。白静慧问他为什么这么殷勤,是不是有话要说?
戴厚江说,他在杭州有一套房子,不过房子有点小,他想换大房子,手里的钱不够多。如今白静慧的房子拆迁,能拿到不少钱,他想和白静慧一起凑钱,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等房子拆迁后,白静慧夫妇和他们一家人一起住。
白静慧在北京住习惯了,不肯去杭州。白静慧对儿子说:“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你们一家三口为什么非得换大房子?先买个小的,以后挣了钱把西湖买下来,我也不问。我不占你的便宜,你老惦记我们的棺材本干什么?”
白静慧的丈夫看母子俩话不投机,劝白静慧别这么强势,儿子把他们接到西湖养老,是想尽一份孝心。
白静慧忍不住怼道:“儿子要真有孝心,应该攒钱给我们买套房子,而不是打我们的主意,让我们掏钱给他买大房子。”
白静慧想要的很简单,就是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她不想和儿子儿媳同住一个屋檐。一山不容二虎,家里有两个女主人,该听谁的呢?
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白静慧和儿媳住在一起,起初,婆媳俩还能和平相处,可时间久了,难免有隔阂,到时候儿媳看她心烦,她看见儿媳头疼,婆媳俩又不得不每天面对面,这样的日子,该有多难熬?
婆媳关系,是千古难题。自古以来,婆媳关系最容易不和。白静慧不和儿媳住在一起,是最明智的选择。她不用看儿媳的脸色,刻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也不用考虑同住一个屋檐下,要忍着不快,迁就别人。她自己的家,想怎么住,就怎么住。这份无拘无束的自由,是她年老后, 的体面。
曾看过一段话:母女是血缘关系,婆媳却是一种社会关系。前者只需天然的情感流露即可相安无事,后者考验的却是百转千回的情商较量与博弈。
聪明的婆婆,懂得相处的分寸。不管儿媳和儿子说得如何天花乱坠,都坚守着婆媳不同住的理念。此时拒绝他们的邀请,看似无情,实则是为了体面地过自己的生活,避免之后的摩擦。
我妈和白静慧有类似的经历,家里的房子拆迁后,弟弟和弟媳热情邀请我妈和他们住在一起。妈妈觉得儿媳盛情难却,答应了。弟弟如愿换了大房子,一家人相处地十分和睦。
可相处没多久,婆媳之间就有了矛盾。我妈每天要帮忙带孩子,做家务,还要承担家里所有人的开销。在弟弟和弟媳看来,我妈手里有钱,这么做是应该的。我妈却满腹委屈,那是她未来的养老钱,她已经帮弟弟带孩子,分担家务了,为什么出钱出力的都是她?她心里委屈,提出分开住。
弟弟和弟媳因为这事大吵一架,弟媳问弟弟,我妈走了,谁来带孩子做饭?既然我妈当初住进家里,就应该做好付出的准备。凭什么大家住在一个屋檐下,她要赚钱生活,我妈就不用付出?
如今,我妈最后悔的事,就是和儿媳住在一起。婆媳之间的相处,需要智慧和博弈,无论谁输谁赢,带来的体验感都不好。如果婆媳从一开始就分开住,反而会因为摸不清对方的底线,相处时更有分寸。
2父母有权利拒绝帮子女带孩子。
白静慧对戴厚江心存戒备,从带孩子开始。白静慧的女儿毕业后在深圳工作,坐月子时,才回到北京,让白静慧照顾。白静慧觉得女儿不容易,便提议给女儿带孩子,让女儿安心去深圳工作。
没想到戴厚江知道这件事,认为亲妹妹占了大便宜,立刻把女儿送到北京的托儿所,让白静慧帮忙照顾。
白静慧知道,戴厚江是担心白静慧把外孙女带大,以后更疼她,财产都留给她。为了不吃亏,他故意把女儿送到白静慧身边,让她知道,妹妹的女儿是外孙女,他的女儿才是亲孙女。
母子连心,白静慧何尝看不懂戴厚江的意图?正是因为看得懂,所以心生讨厌。她没想到,儿子竟然如此小心眼,为了占便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更让白静慧难过的是,戴厚江没有从她这拿到拆迁款,竟然用送女儿出国留学的借口,再次打起了白静慧养老钱的主意。女儿留学,一年需要十几万。戴厚江知道白静慧不肯松口,便让父亲当说客,说服白静慧出钱。
白静慧很理性地分析道:“十几万,不多,也不少。他要是有钱,就送去呗。我只担负自己儿女接受教育的费用,于情于理,我都对得起他们俩。”
不知道从何时起,父母不帮忙带孙子,不为儿子的小家庭出钱出力,就是无情无义,该被儿媳和儿子唾弃。好像父母帮子女带孩子,出钱出力是应该的,不这么做就是大错特错。
梁晓声说:爱是双向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孩子对父母的爱,这种爱是不完整的。父母养育孩子,子女尊敬父母,爱是人间共同的情怀和关爱。
父母对子女的义务,是抚养子女成人,教给他们生存下去的能力。他们没有义务照顾孙子孙女,也没有义务为了让儿子过得好一点,委屈自己。
就像尼采说的一段话: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父母给子女操劳了大半辈子,儿女毕业成家后,有自己的生活,大家已经是独立的个体。父母爱孩子,是放手让孩子成长,孩子爱父母,是给父母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趁着身体还不错,做自己想做的事。
最差劲的孩子,是打着父母爱自己的旗号,要求父母牺牲时间和精力,分担自己的压力。生活是你自己的,孩子是你自己,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是夫妻之间该协商的,不是父母该做的。父母帮你带孩子是情分,不带是本分。
如果儿子和儿媳从一开始就明确这一点,就会对老人少许多埋怨。父母把子女养育成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义务,他们有权利选择过什么样的人生。
我很佩服白静慧的凉薄,她不承担孙女出国读书的费用,是对的。戴厚江夫妻俩,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她没有义务替儿子养孩子。
如果她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选择为孙女留学的费用买单,以后戴厚江还会有更多的借口问她要钱,当有一天她的钱被花光了,她没有办法维持现有的生活质量,也会失去在儿子眼里的价值。
白静慧的凉薄,是懂得儿子成家后,母子之间的相处需要分寸。她不插手儿子的生活,儿子也无权插手她的生活。子女已经长大了,他们有义务为自己的选择买单。有多大的能力,揽多大的活。她无权替子女承担这样风险。
3.手里有钱,活出自我。
白静慧是一位很清醒的老人,她知道自己应该要什么,不应该要什么。老伴去世后,儿子想拿她的房子做抵押。白静慧不同意,儿子气愤地指责白静慧自私自利。别人的母亲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子女,她倒好,一心只想着自己。
因为白静慧不同意,儿子不愿意给她养老,还要和她断绝母子关系。白静慧没有因为儿子的威胁,丧失理智。她只是不愿意把房子给儿子抵押,儿子就说出不给她养老的话,以后她没钱了,卧病在床,想让儿子伺候她,更是难上加难。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里有句话:父母和子女之间是必然会存在误解的,因为子女看不到父母的前半生,父母也看不到子女的后半生。就像是,你不知道我从前经历过什么,我也不知道你想去往何方。
父母和子女之间有隔阂,实属正常。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想法也不同。子女有提要求的权利,父母也有拒绝的自由。为人父母,最大的失败不是和子女存在误解,而是花费精力讨好子女,却落得两手空空的下场。
白静慧和许多父母不同。有的父母认为养儿防老,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儿子身上,为了讨好儿子,帮儿子买车买房,攒钱娶媳妇,带孙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儿子身上。结果年纪大了,生病卧床以后,儿子非但不孝顺,还责怪父母拖累了他。
白静慧从没指望儿子和女儿养老,她最大的聪慧,是凉薄中带着理性。人上了年纪才知道,指望子女孝顺,不如自己手里有钱,有闲。
学会凉薄,才能讨好自己,为自己而活。
白静慧是一位对生活有要求的老太太,她会弹钢琴,唱歌,喜欢书法,酿东西。老伴去世后,她没有活在悲伤里无法自拔,而是尽量让每一天的生活,都过得充实。
白静慧不会围着子女转,期望子女给她养老,也不会给子女添麻烦。她和史大夫情投意合,不用征求子女的意见,觉得合适,就在一起。她不想生活被打扰,会直接告诉孙女,我不是保姆,你住在我家,我没有义务照顾你吃喝拉撒。你可以住,但不能常住,更不能打扰我的生活。白老太太这样直接又随心的生活方式,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
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不求孩子完美,不用替我争脸,更不用帮我养老。只要这个生命健康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走一遍,让我有机会与他同行一段,足矣。
剩下的时间,父母要为自己而活,人生短暂,你的人生不该只有老公和孩子,你应该有规划,有自己的梦想。
父母养育孩子,不是为了养老,也不该为了让自己晚年有人照顾,对子女付出一辈子的心血。父母养育子女是义务,孩子赡养父母也是义务。
聪明的父母,是得体地退出孩子的生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锻炼好身体,手里存点养老钱,过好余生的每一天。
面对子女的要求,多一些凉薄,少一些付出。你的凉薄,是保护你 的方式。你活着,你不是为了取悦这个世界,而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取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