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敏家:离开父母的陪伴 ,孤立无依的孩子真的会像棵草
12月热播剧《小敏家》剧情过半,热议纷纷。
网上有很多评论说,小敏(周迅扮演)的儿子——金家骏,是个有心计的孩子。
对着爸爸一个样,对着妈妈又是一个样。
惦记着妈妈的钱,嘴上说得动人,心里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比他的爸爸金波更讨人厌。
可是,我却觉得这个孩子太让人心疼了。
家骏四五岁大的时候,就被迫和妈妈分离。
爸爸争得他的抚养权,却并没有好好陪伴他长大。金波不努力工作,老是喝酒,惹上各种麻烦,动不动还道德绑架家骏:"我辛辛苦苦养你这么大!你这个没良心的!"
家骏被迫离开江西,来到北京,投奔陌生人一样的母亲。
父亲为了逃债,也紧跟着来到了北京。
家骏夹在父母之间,各种为难,爸爸是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是自己的妈妈,可是爸爸和妈妈早已经不是一家人了。
更糟糕的是,小时候,妈妈不在,爸爸不靠谱。在父母双双缺席的童年里,家骏长期遭遇霸凌。
一群孩子追在家骏后面跑。颇有些像《阿甘正传》里阿甘被一群问题少年追着跑的场景。
但是,智商只有75的阿甘有好朋友珍妮在旁边给他鼓劲,还有最爱他的妈妈会处处护着他。
而金家骏,只有他自己。
他努力跑,忍不住回头看有没有被追上。结果不回头还好,一回头直接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上。
于是,那群孩子围着他,打他,还要齐声唱着那首让家骏万分羞耻的歌谣:
"刘小敏,花蝴蝶,
穿着一双小白鞋,
走在街上特别美,
男人追她追断了腿,
躲在屋里亲小嘴。”
对妈妈,他是有怨的。“为什么在我需要你的时候,你都不在呢。”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带着微笑,轻轻柔柔的。
没有一个孩子会不想拥有妈妈的爱,爸爸的呵护,金家骏也一样。
幸好,他还有外婆,他对外婆是充满依恋的。可是外婆,始终不是妈妈,也替代不了爸爸。
外婆回九江
他对妈妈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充满渴望,也充满怀疑。
在爸爸的口中,在其他人的口中,妈妈是一个可耻的婚内出轨的女人。
对此,他从来没有机会去向妈妈求证,也不敢去求证。
小敏写给苏老师的信,被视为出轨的证据
他又那么懂事,外婆也老是提醒他,要照顾妈妈,妈妈也是不容易的。
事实上,他不仅照顾妈妈,也照顾爸爸。
妈妈不会做饭,为了给他做个葱油鸡蛋饼差点把厨房烧了,做出来的饼,黑得像木炭一样。
他不想让妈妈失望,还是尝了一口,微笑着问妈妈:“妈,你是不是没放盐?”
然后,他就和妈妈说,早餐,我们就买一点吃吃吧,牛奶面包也很好吃。
他叮嘱爸爸,千万注意安全。那模样仿佛他不是孩子,金波才是他的孩子。
明明梦想着考进清华的计算机系,却为了替父亲还债,不想向母亲开口求助,宁可自己通宵做游戏陪练。结果遇上骗子,搭进去大半个月的通宵达旦,钱却没拿到手。
终于,金家骏撑不住了。
他崩溃了。
他整理行囊,要回江西九江,回去打工赚钱,替父亲还债,他也不要考什么清华,不要有什么梦想,他再也不要来北京了。
他终于把心里的话都对父母喊了出来:“我没有家!我们早就不是一家人了!都怪我,如果我没来北京,就不会发生这么多事情,我也不会知道那么多我不想知道的事情。”
陈佳佳说得很对,他就是一个伤痛文学男主角。
佳佳画的家骏,底稿
但是,导演和编剧并没有让金家骏止步于一个伤痛文学男主角。
佳佳画的家骏,成品图
金家骏的妈妈,小敏,眼神坚定地告诉他:“你有家,妈妈的家就是你的家。”
背起家骏的背包,留给他一个瘦小却坚定的背影:“回家。”
金家骏说,他不去上补习班了,剩下的一个月他会自己在家安排复习。妈妈说,我相信你,也支持你,你肯定可以的。
和解,在该来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到了。
家骏和妈妈说起小时候被村里的小孩子追着打的往事,妈妈又是内疚,又是心疼,哭得稀里哗啦,家骏笑着安慰妈妈,也挺好的,我后来就越跑越快,跑步还变成了一个特长。
正如《被讨厌的勇气》一书里所提到的阿德勒的观点:决定我们目前状况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与之相对应的是弗洛伊德的观点:你现在的状况,来自于过去的经历,来自于你的环境和周围其他人,来自于你的原生家庭。
用过去的经历,尤其是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来解释现在的不幸,的确有迹可循。
但是如果一味靠过去的原因来解释事物,就会陷入到一种 的论断: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的全部都是由过去的经历所决定的,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对这样的“原因论”,阿德勒说,不。即使你遇见了不幸的原生家庭,你仍旧可以选择不一样的人生。
家骏赋予了童年这段灰色经历不一样的意义。他的人生也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变得不一样。
万物皆有裂痕,伤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伤痛不仅是残缺,是遗憾,也可以是成长,是勋章。
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爸爸妈妈,那就是全世界。
在他们最需要陪伴,需要保护的时候,父母的缺席,真的会让他们像棵小草一样,孤立无依,放眼四下,唯有自己。
让我们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多陪陪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