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粮仓》!见证科研人在黑土地上的奋斗与深情!
“一片片的青纱帐里住着太阳,她保佑这片土地年年五谷飘香……”这是词作者袁立平在《大粮仓》里写到的吉林。肥沃的黑土地,金灿灿的谷堆,吉林人脸上幸福的笑容……都被这位唱作人写进歌里。演唱者王洪兵则用铿锵的歌声,诠释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依恋,并透过旋律中浓浓的“东北味儿”,让人仿佛置身吉林广阔田间的丰收盛景里。
这片土地上,播撒着吉林人民辛勤劳动的汗水,记录着科研人员奋斗开拓的脚印。
1977年成立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是我国北方粳稻科学研究、生产示范和新技术普及的科研中心。该中心三代科研工作者历经30年时间进行盐碱地水稻研究,侯立刚和他的学生马巍,就是这个科研团队的 代表。
作为粳稻科学研究领域专家,侯立刚曾经筛选出柳河大米等优质品种。马巍作为侯立刚的学生,跟随老师的科研步伐,始终奋斗在盐碱地上。马巍的工作时间里,一年有200天左右,他都在试验田里度过。1983年,吉林白城发生大洪水,退洪后有一块地从旱田变成了低洼盐碱地。为了改良根治这块土地,科研人员制定出“以稻治碱、以稻致富、以稻治涝”的综合方案。实践最后证明,这个方案卓有成效。马巍感触万千:“通过水稻所三代人的努力,让农民真正认识到种水稻不仅能致富还能治涝。”
正是在马巍等专家的不懈努力下,被当地人戏称的“西大荒”,一改往日的贫瘠面貌,种满了粮食作物,一跃成为“西大仓”。这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向土地要粮是有限的,向科技要粮才是无限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设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在这里,也有一群科研人员正在为“向科技要粮”奉献着青春与智慧。到底中国东北能不能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玉米优良品种?他们用实际行动解答着这个问题。
研究员关义新长期聚焦于玉米高产优质品种栽培选育研究领域。来研究所工作前,关义新收到了美国知名种子公司的高薪聘请,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让他最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片土地。黑白轮转,日月更迭,田间里、实验室里,到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现如今“金灿灿的五谷杂粮堆成山岗”,有他的一份功劳。
这个山东汉子常说,吉林是他的“第二家乡”。在进行玉米育种与黑土地保护研究的同时,关义新还致力于在当地传授先进的耕作技术,让农民从低附加值的简单劳动中解脱出来,让高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真正让农民增产又增收。
这里也不乏“90后”的身影。90后女孩张楠楠于2012年大学毕业,2014年,在外地工作两年的她,了解到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后,毅然放弃当时的事业,回到家乡吉林创业。2021年,她带动四百余户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开展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用科学技术助力家乡农业发展。
《大粮仓》唱出了一幅科研人员与吉林人民共创美好生活的时代图景。未来,相信吉林一定会以更旺盛的生命力,续写发展新篇章。新的音乐故事还在讲述,期待与你再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