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心居》:为买房,家庭主妇和外企高管结怨 顾磊的死到底是谁的错?
19年前,一部用“房子”的题材,抛砖引玉引发关于生活和人性的《蜗居》横空而出,成为当时电视剧市场的领军剧,也引起了观众们强烈共鸣。
2022年,《蜗居》导演滕华涛带着他的新剧《心居》再次来“袭”,同样是以“房子”为引子贯穿整个剧情,一样背景是魔都,“腔调”却大不同。
一个叫《蜗居》,一个叫《心居》,都是居,19年前的“蜗”到19年后的“心”,房子还是那个房子,但随着时代社会变迁、人物观念转变,通过题目也呼之欲出,尤其是双女主冯晓琴(海清饰)和顾清俞(童瑶饰),在故事里的角色形象随着时代潮流也更加具象和立体。
《心居》的冯晓琴是一名家庭主妇,和顾磊结婚生子照料顾家老小已足8年,“外来妹”的她跟着顾磊“啃老”,全家老小挤在看似很豪华的大屋子里,生活方面衣食无忧。
但对于冯晓琴而言,她心之所向的并不是仅仅如此,在上海这座城市立足脚跟的除了有了婚姻基础,再就是房子,哪怕再小,那是属于她自己的天地,甚至可以将在老家的家人和孩子都接过来照顾。
但所有人都觉得她“想得美”。
她8年没有工作,老公顾磊完全躺平,她想通过积蓄拥有这个梦想是难上加难,除了一条路,和“阿姐”顾清俞借钱买房!
19年前的《蜗居》,海清饰演的海萍也同样是梦想买房,尽管最后她是妹妹成为宋思明“情人”的间接推手,但剧中人物所表现发散的心理状态与《心居》冯晓琴完全不同,海萍买房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因为夫妻、妹妹、孩子,一家人挤在狭小的空间实在也让人窒息。而冯晓琴尽管衣食无忧,但是寄人篱下,则会更倾向精神需求与价值存在。
比如在剧中她与顾家一次大吵时,提到了“8年了,雇个保姆也好几十万了吧,我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有错吗?”
部分网友提到买房是冯晓琴的贪婪,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家庭主妇”的角色会更具象和受到关注,在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中,家庭主妇所承担的责任,一贯都是秉承默默付出,围着一家老小转,几乎是从早忙到晚。而社会评价系统中,也没有任何“工资标准”来衡量家庭主妇的女性对家庭的付出,甚至不了解其辛苦的还会冷言几句“不就做了个家务吗?”
所以冯晓琴的转变,也同样可以理解成,对于自身价值的衡量和觉醒,不再是以往只默默付出的等待,她从她所理解的角度在寻求自我价值和认同,当然最后酿成顾磊“快速下线”,这只能说在家人的沟通中的确是出现了不小的误会和问题。
但在顾磊“下线”后,冯晓琴悲痛挣扎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热情和斗志,可屈可伸的特征十分契合新时代家庭主妇女性的爆发点,你会发现她们对于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其实不亚于职场女性以及男性。
比如剧中冯晓琴在事业上的 和用心,送外卖也好,给老人家送饭也罢,以及开办养老院的调研、装修、跑证照等等,甚至你感觉她比老板还上心,除了 生存所需以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这是她们渴望的价值和存在。
而冯晓琴的大姑子顾清俞,顾磊的姐姐,她的职场女精英人物形象也十分具有时代性,她同样拥有的是19年前《蜗居》中海藻(李念饰)的美貌,也和海藻一样认识像宋思明一样的成功人士,但这个角色绝不“靠男人”。
整体来说,她是一个美貌与智慧兼并的投行女强人,经济和精神两独立。在她眼里房子只是附加值,爱情她也不将就,不需要像海藻爱慕宋思明一样,紧紧抓住土豪暴发户展翔(张颂文饰),她甚至愿意为了守护和初恋情人施源(冯绍峰饰)的 而等待,活得洒脱又自我。
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海藻没有姐姐海萍的“迫切买房”需求,“不投机”宋思明,踏踏实实认真奋斗,不管最后是不是和小贝在一起,说不定她会是19年后今天的另外一个顾清俞。
当然有所得必有所失,顾清俞的工作十分出色,但生活中对家庭的精神照顾就难免会有疏忽。她的工作习惯让她对所有的事务都是理性排序和分析,几乎没有她拿不下的案子,解决不了的工作难题。
但家庭中的鸡毛蒜皮和工作标准往往是相反的,“清官难断家务事”无法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和排解。而她在这一点的反思和焦灼在顾磊“下线”后尤为突出。
爸爸对她在“借钱”事情上的过于理性颇有微词,弟媳对她也在一次大吵里直面指出,顾清俞失魂落魄,工作生活都提不起精神。
和施源夫妻关系的处理上,尽管她小心翼翼的“部署”走好每一步。比如买礼物讨好婆婆、偷偷买了施源想卖掉的钢琴和支付婆婆手术一条龙费用等等。在她看来,这是夫妻之间的互爱互助。
但家庭关系里的每个人,施源父母也好、施源也罢,他们是每一个个体,有自己的经历、痛苦、自尊,有些是无法量化处理,搞定这些关系,比做工作中的案例的确要难很多。
女强人搞不定生活,顾清俞也开始对自己进行审视,这也是她需要接的生活之招。
有些观众说顾清俞的经历对事业成功的女性十分不友好,但其实换个思路,哪有人生全面手?在人生成长的路上,就是与这些纷繁杂扰不断打交道,不断的跌倒爬起,不断审视自我,没有一个人是一帆风顺,失去和审视并非就是彻底的坏事,甚至是一种突破。
家庭主妇也好,职场女BOSS也罢,都是女人的两种不同生活取舍,导演仍然延续了19年前《蜗居》中的剧情“极端”的手法让观众们很直观得感受到,剧中两女主的突破和成长,而并非一味的诉说苦难。
人说三女人一台戏,但这部剧里,两个女人就是一台戏,比如接下来要聊到的,两个女性成了顾磊下线的推手,两人的矛盾不断升级也推动着剧情发展,也让两种具有社会代表性的女性成长更具象。
顾磊的死到底是谁的错?
冯晓琴的动机是借钱买房,她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顾清俞的回应是坚持不借钱,她认为有地方住并且冯晓琴心眼比顾磊多,顾爸和顾磊其实是处于相对中立甚至不想参与两人的“斗争”。所以真正的引起顾磊意外致死的要因是冯晓琴和顾清俞一直以来的对峙。
冯晓琴和顾清俞在“借钱”的问题上出现了三次冲突,
第一次是在生日饭桌,顾磊在老婆几次眼色“逼迫”下终于张口“阿姐,我要借钱”,顾清俞听到这句话后,是慢悠悠看了一眼冯晓琴,冯晓琴假装埋头吃饭,但最终顾清俞以自己要买房而直接拒绝。从顾清俞和冯晓琴这一盯一躲,也如她自己后来和闺蜜坦言,在“钱”这个事情上,冯晓琴只能“敲敲竹杠”,而不可能再重新买房。
而顾清俞拒绝后,顾磊整个人是紧绷的情绪彻底放松,从一早就被老婆逼着背“台词”,一直背到走进教室,下班路上过马路都没有放松。冯晓琴其实在这件事情上,也的确托错人,顾磊的性格是很难承担起“借钱”的桥梁作用,也为后面的意外埋下伏笔。
第二次是冯晓琴故意借口外出游玩丢下一家老小,以此作为谈判借钱的砝码。果然顾磊电话来了,告诉她阿姐有事和她谈。谁料到顾清俞的“小九九”并非愿意借钱,而是提出将小老虎的名字迁到她一栋房子名下,这一次谈判是在表面上和和气气的不欢而散。但对于冯晓琴来说,尽管心里十分不满,但也别无他法,只能暂且搁置。
第三次是顾爸将房子首付借给冯晓琴之后,因为房子装修的钱需筹备,冯晓琴再次找顾清俞借钱,于是在展翔和顾清俞的约会饭桌上各种明示暗示,但顾清俞左顾而言他并不接话,最终是展翔解了她俩的窘境愿意借钱给冯晓琴。
这三次已经很充分得展现了冯晓琴和顾清俞之间的隔阂,短短几集由于借钱发生三次冲突,可见8年里两人的矛盾其实也是一直在叠加,顾清俞对于冯晓琴8年前“死皮赖脸”的追求顾磊嫁给他早有防备,并且找人调查了她,得知她老家还有一个孩子,一直以来也心怀顾忌。
而冯晓琴对于小自己岁数的顾清俞喊着阿姐也是很违心,以为“瞒天过海”的她一直认为投行的阿姐是由于看不起她而防备她。所以当最终第五集顾清俞召集爸爸和弟弟“开小会”,冯晓琴听到了“离婚”“心眼多”等等只言片语后怒上心头放大矛盾升级,再次离家出走。
最终,这一次离家出走就成了顾磊“下线”的导火索。
回过头去想,是谁的错?
冯晓琴真的只爱房不爱顾磊吗?剧中顾磊生日凌晨12:00,冯晓琴悄悄的走到熟睡在沙发上的他身边送上他两之间独有的爱意祝福。背景音乐响起时,你甚至可以脑补无数画面是关于这一对夫妻8年的美好和甜蜜。
顾清俞不爱弟弟吗?更不可能,只晚了一天出生的胞弟,骨血之情,作为长姐也一直保护这个家,保护弟弟。
很难单方面的将“错误”归咎在冯晓琴还是顾清俞任何一人的头上,甚至还会想如果没有那块玻璃,事情可能又是不一样的结果。
两人愧疚说过,如果顾磊还能活着,让我做什么都愿意。两人的矛盾升级在顾磊“下线”后出现了阶段性的暂停,而后半段剧集则更集中体现的并非单纯姑子姐和外地媳妇的家长理短,而是关系处理中的求同存异,以及两人在事业及感情中的变化和突破。
尽管世事无常,事与愿违,一切是因“居”而起,但不管是19年前《蜗居》更讲究的是“居”,还是19年后《心居》更讲求的是心,我们看房子的剧,看来看去,不变的那个初衷,还是透过房子看生活,看人性,从这些剧中去看到不同人生,镜像自己,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而也从这时代变迁里看到女性角色的塑造,不管是从社会地位还是人物观念,也同样跌跌撞撞地在不断成长,在突破。
心的居所,终究是为人遮风避雨的,人之所居,求的是钱袋子撑得起情靠得稳。